座機:027-87580888
手機:18971233215
傳真:027-87580883
郵箱:didareneng@163.com
地址: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(武漢)

關于新一代地熱技術(包括增強型地熱系統和閉環地熱系統)發展措施和建議
文章來源: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: 發表時間:2025-05-09 09:27:03瀏覽次數:16
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學文獻中心跟蹤發現國際能源署發布的最新版《地熱能未來》研究報告認為地熱產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節點,重點評估了新一代地熱技術(包括增強型地熱系統和閉環地熱系統)的發展潛力,提出了實現其規模化發展的措施和建議。對該報告所形成關鍵認識的總結如下:
地熱能是一種多用途、清潔且安全的能源資源,可提供全天候發電、供熱及儲能服務。其中,地熱發電持續穩定,能源利用率較其他可再生能源高數倍,其靈活運行模式有助于電網穩定性,并支持風力發電、光伏發電等波動性可再生能源的并網整合。
地熱能潛力巨大,并正在邁向全球化。目前,對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僅能滿足全球不足1%的能源需求,其應用主要集中于美國、冰島、印度尼西亞、土耳其、肯尼亞和意大利等少數擁有易獲取優質資源的國家。新一代地熱系統的技術潛力在可再生能源中僅次于光伏發電,足以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的140倍。鉆探深度超過3千米的新技術,使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均具備開發地熱的可能。在8千米以下的深度,使用地熱資源可提供近600太瓦的地熱容量,使用壽命可達25年。
通過持續的技術改進與降低項目成本,到2050年,地熱能將可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增長量的15%。此外,地熱能還可為建筑、工業及區域供熱提供連續的中低溫熱源。全球沉積含水層(深度≤3千米、溫度≥90℃)的地熱潛力約為320太瓦,與現有化石燃料區域供熱網絡的需求相當,可通過轉用地熱能實現脫碳。對于較低溫度需求的場景,地熱潛力可擴大約10倍。在此背景下,政府、油氣企業與公共事業機構正積極尋求地熱投資機遇。如果新一代地熱技術的成本顯著下降,到2035年全球地熱累計投資或達1萬億美元,到2050年增至2.5萬億美元。地熱年投資峰值或達1400億美元,超過當前全球陸上風力發電投資。
然而,新一代地熱系統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,包括成本相對較高、許可審批繁瑣、環境影響問題、勞動力技能短缺、政策支持滯后。針對上述問題,提出如下建議:
一是需要認識到降低成本至關重要,其中,政府支持是推動投資與降低成本的關鍵,油氣行業的融入也可助力成本顯著下降。如果獲得適當支持,到2035年新一代地熱技術成本或下降80%,屆時新項目可以以約50美元/兆瓦時的價格提供電力,較其他新能源發電技術具有競爭力。此外,地熱項目所需投資的80%涉及油氣行業常見的產能和技能,油氣行業可轉移的技能、數據、技術和供應鏈對新一代地熱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。
二是政府應著力解決政策支持滯后的問題,并應對審批與環境影響、專業人才支撐不足的挑戰。目前有超過100個國家制定了光伏發電或陸上風力發電的支持政策,但是僅不足30個國家針對地熱能制定了相關政策。如果想釋放地熱潛力,政府需要將地熱能納入國家清潔能源議程,制定專項目標與路線圖,支持技術創新,制定降低項目風險的政策。此外,繁瑣的審批流程使新的地熱項目的開發周期長達10年,在保持高環境標準的同時,努力簡化項目開發將至關重要。政府可通過整合加速行政步驟簡化審批程序,或者設立獨立于采礦的地熱專項審批制度。強化環境標準的政策法規是開發地熱能的核心保障。最后,針對就業人員技能短缺風險突出的問題,政府需加強高校專業、學徒制、培訓計劃及區域/國際卓越中心建設。
上一篇 > 用地熱激活城市更新血脈
下一篇 >沒有了